企業識別系統(Cpr[prate Identity System,CIS)
包含了理念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其中 VI(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是將企業核心理念、服務項目這些抽象的內容轉換為視覺符碼、色彩等可以辨識的內容,是CIS系統最具傳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
1950年代前後,在美國興起視覺識別(VI)。隨著現代化、工業化、自動化的發展,市場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另外,各種媒體的快速成長,傳播管道增加,受種面對大量繁雜的資訊,變得無所適從。企業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統一的、集中的VI設計傳播,凸顯出企業的特色和價值。合適的VI設計,對內,企業可以獲得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加強企業凝聚力;對外樹立企業的整體形象,資源整合,有效的將企業的資訊傳達給受眾,透過視覺識別,不斷的強化受眾的意識,從而獲得認同。
VI設計的未來趨勢
- 圖形的應用減少
因為企業Logo的主要功能就是告訴消費者「我是誰」,而圖形的應用,卻讓傳播多了一道障礙。你認為有意義的圖形,在消費者的解讀可能會產生誤差、變成別的意思。所以,近年圖形標誌的應用越來越少了。
- 主要由文字組成
因為在資訊傳播中,文字是更好傳遞的工具;而中文搭配英文的使用,讓企業的標識能夠更好接軌國際。
- 大膽的字體編排
因為現在是讀圖時代,將文字圖形化,更容易維持企業的統一形象,也更好的傳達企業資訊。
- 設計越來越簡單化
很清楚,越是簡單的東西,其傳播力和影響力越強。
應該把握的VI設計原則
1、統一性
企業形象對外傳播的一致性與一貫性,應該運用統一設計,在各種形式的傳播媒介上的形象一致,這樣才能強化企業形象,使資訊傳播更為迅速有效,給社會大眾留下強烈的印象與影響力。
對企業識別的各種元素,從企業理念到視覺都要標準化,採同一的規範設計,對外傳播均用同一的模式,並堅持長期一貫的運用,不輕易變動。如此,社會大眾才不會因為企業形象的識別元素的不統一而產生識別上的障礙。
2、差異性
企業形象為了能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必須是個性化的、與眾不同的,因此差異性的原則十分重要。
首先要考量的是行業類別,不同行業在大眾心目中有其形象特徵,如化妝品牌與機械工業的企業形象特徵應是截然不同的。在設計時必須突出行業特點,才能使其與其它行業有不同的形象特徵,有利於識別認同。
其次必須和同行業其它企業的差別,才能脫穎而出。 例如日本享譽世界的五大名牌電器企業:Sony、Panasonic、TOSHIBA、三洋、日立,其企業形象都別具一格,十分個性化。
3、區域性
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應該依據不同的地方文化,美、日等許多企業的崛起和成功,地方文化是其根本的驅動力。美國企業文化研究專家秋爾和甘乃迪指出:「一個強大的文化幾乎是美國企業持續成功的驅動力。」